总访问量:492895
"一站式"学生社区
当前位置:
健康社区|秋季传染病防控及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
发布日期: 2024-09-09 阅读人数: 160


新学期到来,校园再次焕发出活力与希望

然而秋季也是传染病易发、高发的季节

为保障大家的身心健康

小编整理了秋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内容

和小编一起解锁学习吧

01传染病认知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引起大规模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后触摸口鼻眼而感染。

      主要症状:高热(体温可达39-40℃)、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措施:进行疫苗接种,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监测,定期环境消毒,保证充足睡眠与营养。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样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胃肠道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秋冬季尤为高发。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极易引起暴发流行。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接触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病情轻重不一,通常为自限性疾病,病程持续2~3天,但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证食品安全及饮水安全,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出现感染症状应立即隔离观察。

肺结核

      肺结核,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能侵袭其他器官。由于其高传染性和对健康的严重威胁,肺结核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小飞沫进入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感染。

      主要症状:续咳嗽超过两周,伴有咳痰,痰中可能带血。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

      预防措施: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采取口罩等防护措施。减少传染源,对确诊患者及时治疗。

      在校的我们,应如何有效预防秋季感染病呢?

一、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者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餐前如厕后、接触公共物品后。

      正确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医用口罩,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避免触摸口鼻眼:减少手部细菌进入体内的机会。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二、环境卫生维护

      保持宿舍整洁:定期打扫宿舍,清理垃圾,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个人物品管理:定期清洗床上用品、衣物等个人物品,减少病菌滋生。

      公共区域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维护,如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区域的清洁与消毒。

三、饮食安全卫生

      选择安全餐饮:尽量在学校食堂或正规餐饮店就餐,避免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

      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少吃生冷食物,保持餐具清洁。

      饮水安全:不喝生水,选择煮沸后的水或瓶装水饮用。

四、疫苗接种重要性

      按照国家和学校的免疫规划要求,及时接种各类疫苗。特别是针对秋季高发的传染病,如流感疫苗等,应积极参与接种,增强自身免疫力。

五、健康监测与报告

      自我监测:每日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及时报告: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向辅导员或校医报告,并配合学校进行隔离和治疗。

      遵守规定:在隔离期间,应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减少与他人接触,防止疫情扩散。

六、心理健康关注

       面对疫情和学习压力,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秋季传染病防控是每位大学生应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提高传染病认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加强环境卫生维护、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及时接种疫苗、进行健康监测与报告、关注心理健康等措施,共同构建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流感、诺如、肺结核来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要害怕,逐一击破!

亲爱的通心粉们

你学会这些传染病小知识了吗?

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