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94周年之际,9月18日下午,药学院于融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开展“八秩荣光映山河 本草铸魂谱新篇”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重温革命历史,在传承红色基因与弘扬中医药文化中践行初心使命。

以史为鉴,于苦难中洞察不屈之光
活动伊始,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齐唱国歌,深切缅怀革命历史。通过重温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屈辱历程,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在“经典溯光辉”环节,组织委员吕诗涵带领全体同学以《苦难辉煌》一书为引入,讲述了抗战时期军民运用中医药智慧,应对医疗困难的生动故事。

赵承嘏提取常山碱制成“国疟平”,用作抗疟疾药;革命根据地“采种制用”全链条模式,发扬“三土精神”研发几十种药品……这些典型事迹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

红心向党,于故事中触摸滚烫初心
活动中,原上海警备区警备团退伍老兵陶昆林同志以“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枚勋章、一把草药、一颗红心”为线索,讲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革命优良传统。他勉励青年学生,要砥砺奋进勤学,实现科研报国,用自身实际行动为“健康强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南通市能达报刊收藏馆馆长、老报刊红色文献收藏人王宴同志通过珍贵历史报刊和红色文献,系统阐释了抗战时期军民同心的奋斗历程。他指出,“无声”的史料,蕴藏“有声”的情意,提醒“江海儿女”永远记住历史“疤痕”,珍惜当下美好。

薪火相传,于实践中展现家国担当
在“笺上寄新志”环节,任梓语同学撰写行书作品“八秩荣光映山河 本草铸魂谱新篇”,表达了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切缅怀和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坚定决心。在“巧手凝本草”环节,王芸香同学通过艾草、甘草、薄荷等中药材制作创意作品,生动体现了革命精神与本草文化的有机结合。

活动最后,药学院团委副书记孙政同志为王宴、陶昆林颁发“药学院红色文化宣讲团讲师”聘书,并与嘉宾共同为团员代表佩戴团徽。

八秩荣光映山河,本草铸魂谱新篇。此次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本草传人”,必须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以专业素养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