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于9月27日在融园一站式举办“月满游园,情系中秋”——中秋活动。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秋的独特韵味,在协作与交流里增进同学情谊,让传统节日的温暖与意义,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同学心中。

活动现场,志愿者提前准备好彩色卡纸、剪刀、教程图解,从基础的纸张对折、边角塑形,到细节的兔耳弧度调整、尾巴装饰,耐心为同学们拆解折纸步骤


起初,部分同学对着纸张略显生疏,但在同伴的互助与指导下,大家很快掌握技巧。指尖翻飞的折纸创作,让一张普通纸张在手中化作玉兔等中秋符号,定格节日巧思

同学们围坐桌前,桌上彩笔、颜料、空白明信片整齐摆放。大家或低头构思,或提笔勾勒,有的以圆月、玉兔、桂花为元素,绘出中秋的经典意象;有的融入校园风景,将对学校的热爱与节日的喜悦结合;还有同学画出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满含真挚情感。很快,一张张空白的明信片,渐渐被中秋的月色、熟悉的校园和温暖的家填满,每一笔色彩里,都裹着对节日的期待和欢喜。

在活动前,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数余条灯谜,内容涵盖中秋习俗、诗词典故等多个领域,谜题难易适中,既考验知识储备,又充满趣味,猜谜过程中,同学们或独自思索或三五成群,热闹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连原本只是路过的同学,也被这股劲头吸引,停下脚步仰头看向灯谜墙,指尖轻轻点着卡片,悄悄在心里猜起答案,准备参与起来。

简易搭建的投壶区域前早早围满了跃跃欲试的同学。工作人员提前准备 好细长箭矢与古朴投壶,同学们瞄准箭矢、屏气投掷,在传统游戏里感受古人过节的趣味。有的同学屏气凝神,手腕轻扬,箭矢“嗒”地精准入壶,周围立刻响起欢呼声;有的虽初次尝试,箭矢擦壶而过,却也笑着接过同伴递来的箭,再次挑战。



工作人员将彩色扭扭棒、剪刀、胶水等材料整齐摆放并提前演示了中秋元素的制作技巧。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用色彩缤纷的扭扭棒,有的专注勾勒月亮,还有的发挥创意,缠绕出简单玉兔。在其过程中,大家不时交流技巧,互相帮忙调整造型,原本普通的扭扭棒,在一双双巧手下逐渐变成了充满中秋氛围的手工作品,造型解锁中秋新创意。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了对中秋文化的认知,同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同学间通过协作互动,进一步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也进一步增强了校园凝聚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