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纺织服装学院新学期心理委员培训活动在“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顺利举行。本次培训旨在帮助班级心理委员明确自身职责,系统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筑牢班级心理健康防线,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桥梁”作用。接下来,由纺小心带领大家走进本次培训。

活动伊始,院心协指导老师张龙飞就为全体心理委员做了开场分享。她首先肯定了心理委员在校园心理健康体系中的价值,强调大家是连接学院与同学、专业支持与日常需求的 “桥梁”,心理委员既要能及时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也要能第一时间察觉同学的心理需求,这份角色无可替代。同时,张老师还鼓励大家在后续工作中保持耐心与细心,用真诚为同学们筑牢心理 “安全线”。她着重强调了三个关键角色定位:
责任者:心怀使命感,主动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
倾听者:学会非评判性地倾听,成为同学身边最可及的支持力量。
联结者:向同学们精准传递学校心理资源信息,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普遍性困扰。

接下来,组织部张钰函就心理委员的常规文书工作进行了清晰梳理,重点介绍两大核心任务,她系统罗列了过往心委提交材料中的常见问题,如格式不规范、活动目标不清晰、总结缺乏反思等,并提供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与优秀范例。此环节帮助心理委员们夯实了工作的“基本功”,让大家对如何规划一场合格的心理活动、如何撰写标准文案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最后,朋辈部王俊从质量监督与活动落地的角度,介绍了协同工作机制。质量复核:朋辈部负责对组织部初审后的活动材料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其内容与形式的双重达标。过程监督:重点介绍了对各班级“心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的监督与支持职责,确保心理活动不止于纸面,而是真正在班级中“活”起来。这一环节清晰地展示了从“材料审核”到“实践落地”的完整工作闭环,强调了朋辈部作为“质量守护者”与“过程陪伴者”的角色。

本次培训主要包括“方向指引-实务讲解-质量监督”三大环节,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效地解决了心理委员在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的困惑。相信大家经过此次系统培训,必将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成为更具效能和温度的“心灵守护者”,共同构筑更加坚实、温暖的心理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