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访问量:492895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艺术学院师生青山绿水间同上思政大课
发布日期: 2021-11-03 阅读人数: 417

11月2日,艺术学院120余名师生同赴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五山滨江地区,将艺术课堂建在了生动的社会大课堂。艺术学院於玲玲教授、冯卫军教授、刘天娇老师、翟天麟老师、朱军老师主讲的《风景写生》《现代手工艺设计》《板鹞风筝制作》等课程同时开讲,团委书记叶欣欣、辅导员张甜甜和马策等还带领同学们开展了系列艺术实践活动。

现场,相关任课教师以构图经营、形面分析、非遗撕纸、板鹞风筝的放飞条件等为主要授课内容,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合作创新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理论知识、深入体会基本内涵、主动实践艺术创作。同学们置身于明媚清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或近或远、全景系统的细致观察,通过光影交互、明暗结合的色彩调整,通过动静相称、分工有序的现场实践,将现场的所见、所思、所获融进了现场创作中,形成了一件件完整的艺术作品。纵观红色撕纸、变电箱艺术设计、板鹞风筝放飞、远山写生等现场创作作品,同学们置身于滨江风貌的发展变化、迭代更新,感悟到南通生态发展、文化发展的勃勃生机,激发出艺术学习、艺术实践的源源动力,累积了践行艺术服务、艺术创新的前沿理念。在艺术理论与创作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珍视生态、保护生态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更加坚韧笃定。 

艺术学院院长张卫表示,课程思政的落实为美育提供了更多的契机,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学院将长期坚持知识传道和价值引导相结合,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向纵深,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涵养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本次活动是艺术学院在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月举办的特色活动之一,旨在营造人人讲思政、课课有思政的良好环境,形成氛围浓厚、特色鲜明、创新持续的课程思政美育格局,是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教学的一次新探索。

(朱沁娟/文 刘路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