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科研视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于11月20日下午在融园“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第九期“信息+”教授荟客厅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永伟及其团队为学生解答学术疑惑。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馥强主持。
活动伊始,张永伟教授以“达尔文写给表亲的一封信”作为切入点,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现场气氛热烈。张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强调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升写作水平的关键方法。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写作需要打通“文献”和“思维”的“任督二脉”,倡导学会分析文献、做读书笔记并构建写作资料库。在讲解过程中,他还针对写作中常见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说明科研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张教授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电磁波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他讲述了如何利用电磁波信号在地震或建筑物坍塌后探测废墟中的幸存者,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的微弱信号,为救援行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这一实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术研究的实践价值,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在随后的分享环节,张教授团队成员、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BASSEM MEDDEB介绍了自己的学习与科研经历,并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了写作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陈馥强在总结中对张永伟教授及其团队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精彩分享。他指出,张教授团队不仅在学术理论方面展现了深厚功底,还将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这种“学术+实践”的模式为学生树立了优秀榜样。尤其是电磁波技术在救援中的应用案例,生动体现了科学研究如何真正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他鼓励学生们学习张教授团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术研究中关注实际需求,做有用的科研,努力让所学所研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他勉励同学们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本次“信息+”教授荟客厅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了解前沿科技、拓宽学术视野的宝贵机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科研竞赛与学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科技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主讲人简介:
张永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微波通信系统专业,长期从事微波通信、阵列天线、柔性天线及近场通信的研发工作。自入职南通大学以来,积极引进海外博士后和组建科研团队从事基础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