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复苏,正是读书好时节。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学院于3月7日在百荟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精心举办了一场以“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活动通过阅读与交流的碰撞,让思想在分享中交融升华,帮助同学们提升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注入蓬勃活力。
1、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
护理231 宋得意
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护理231班宋得意分享的书目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他以党的光辉历程为切入点,梳理了党的百年奋斗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他指出,党的百年征程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建设史诗,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教材。新时代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动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勇担时代使命,让红色信仰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2、关照历史,回应时代命题
康复242 孙妍
康复242班孙妍分享的书目是《我的前半生》。她从中国近代历史的宏大视角剖析时代洪流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她指出,书中主角—溥仪所展现的困境与觉醒,揭示了个人选择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通过反思历史,她呼吁青年以理性与担当顺应时代潮流,既不盲目随波逐流,亦不逆势而行,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准方向,让个人行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涓滴之力。
3、淬炼品格,练就奉献精神
护理242班程志润
护理242班程志润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引,深情诠释了保尔·柯察金的无畏勇气与无私奉献精神。她结合大一新生的身份,强调青年应如保尔一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需求,视困难为成长的阶梯,在奉献中锤炼担当、在挑战中坚定信念,为护理与康复事业注入青春热血,争做新时代的“钢铁战士”。
4、打破偏见,涵养人文温度
康复231班 曹可可
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康复231班曹可可从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视角出发,探讨了偏见与自我认知的深层关联。她认为,书中人物打破偏见的历程启示我们:唯有以开放心态接纳他人、以清醒认知坚守本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价值。她呼吁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与专业实践中摈弃刻板印象,用包容与真诚架起理解的桥梁,让康复事业充满人文温度。
四段分享虽主题各异,却在思想的碰撞中交汇于青年成长与时代责任的关键点。此次活动不仅是阅读成果的展示,更是学院推动“医学+人文”融合教育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学院将持续搭建平台,推动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协同共进,助力学子成长为既具备精湛医技又富有人文关怀的新时代医护人才。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守护生命的征程中,心怀大爱、肩扛责任,以仁心仁术诠释使命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