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辩”火盛燃,思维激荡“论”剑药院。为持续推进“翎雁工程”人才培养,助力培育青年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3月16至27日,药学院于融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2025年“青春逐梦显身手 药苑激辩竞英才”辩论赛。药学院副院长凌勇、院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李金龙、院团委副书记孙政出席了系列活动。
砺炼:三级赛制淬炼思辨锋芒
赛事采用“初赛-复赛-决赛”进阶式赛制,六组队伍紧扣药学热点辩题层层递进。初赛中,选手聚焦“用水之辩”,论证矿物水与纯净水饮用的健康与否;围绕“广而告之”,剖析药企广告在公众健康宣传的双刃影响;针对“疗疾之道”,探讨感冒治疗中药物干预与自然康复的平衡艺术。
复赛阶段,传统与现代碰撞,迸发思维火花。在“中药零食:文化传承还是商业包装”的激辩中,正反双方引经据典,既有《本草纲目》的智慧援引,又有现代临床数据的严谨论证;关于“AI药师能否守护用药安全”的论战,则展开了科技伦理与人文关怀的深度对话,算法精准与医患温度的辩证讨论,引发了全场深思。
决胜:巅峰对决彰显专业担当
决赛现场,围绕“药品集采政策与研发创新平衡”这一时代命题,辩手们以政策解读为经,以产业分析为纬,既着眼“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民生保障,又立足全球医药竞争中的创新驱动。自由辩论环节,选手们妙语连珠,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到原研药专利保护,从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到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展现出宽广的专业视野和深厚的专业积淀。
比赛中,凌勇老师从“立论深度、论证逻辑、专业素养、辩风仪态”四个维度进行点评,他指出:“辩论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迅捷比拼。同学们将GMP规范与辩证法相结合的表现,体现了‘博学精药 合和济世’的院训精神。”
培养:以辩促学培育复合人才
经过激烈角逐,刘冬伟团队凭借扎实的医药政策积累、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摘得桂冠。赛事还结合个人“数据引用”“案例支撑”“人文关怀”等,设立了“最佳辩手”奖项,彰显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的育人理念。
青春逐梦显身手,药苑激辩竞英才。本届辩论赛创新性将《药事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内容融入辩题设计,辐射“本硕”人才培养层次,赛后还将汇编《药苑思辨文集》,形成可持续性育人成果。未来,药学院将常态化打造“课堂+竞赛+实践”的三维育人平台,为培养“懂药能医,善研精辩”的新时代药学人才贡献力量!
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王芸香、刘东伟、钱春霖、 庄玥
二等奖:于心玥、刘步唯、曹慧雯、 赵曼琳、袁祯萁、王小彤、陈妍冰、 唐以彤
三等奖:戴浩哲、娄庭毓、朱佩瑶、唐天阳、王佳怡、曹佳琦、李燕、 李一彤、高劲松、衣则安、徐婧、 朱文昊
最佳辩手奖:戴浩哲、王佳怡、 曹佳琦、衣则安、于心玥、王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