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浓厚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全民阅读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月17日,药学院举办“青马思想汇”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本次师生同读一本书的书目为《苦难辉煌》,邀请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孙政老师进行解读。
书目简介
《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创作的纪实文学经典,以20世纪中国革命为脉络,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长征胜利的浴血征程。书中运用大量国内外解密档案与珍贵文献,还原了革命者在白色恐怖、军事围剿与路线分歧中的艰难抉择,生动刻画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湘江战役等历史节点的壮烈细节。作品聚焦“苦难”与“辉煌”的辩证关系,揭示中国共产党在危机中淬炼信念、于逆境中开辟道路的精神密码,既有严谨的史实考据,亦充满激荡人心的文学力量,被誉为解读中国革命精神的时代力作。
光影映征程,星火传承激扬初心使命
在“光影映征程”环节中,孙政从“基本信息介绍”“叙事写作手法”“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实意义”四个板块,对《苦难辉煌》全书做了系统介绍。他以“建党红船悠悠”“井冈山燎原星火”“长征战略转移”等历史情节出发,为同学们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一道,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辉煌历程。
同时,他拓展结合抗日战争时期,赵承嘏教授从中药常山中提取“常山碱”,并改良工艺制成“国疟平”治病救人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医药工作者都要用智慧与担当守护生命。今天的药学生更需传承这种精神,既要精研技术,更要心怀家国,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众志绘城垣,丹心镌刻凝聚信仰之光
“众志绘城垣”环节中,师生以刀为笔、以纸为媒,共同创作红色主题剪纸作品。活动现场,一幅幅展现长征精神、井冈山会师、延安宝塔山等场景的剪纸栩栩如生。药学院学生王欣宇表示:“剪纸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每一刀的刻画,都让我感受到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开天辟地的坚韧。”
共读燃薪火,青春对话赓续精神血脉
“共读燃星火”环节中,药学院吕诗涵、李瑜霞两位同学结合自身专业,分享了读书感悟。吕诗涵同学以“苦难与创新的双重奏”为题,对比书中革命者与当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共性:“无论是长征途中‘野菜充饥’的生存智慧,还是现代药学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都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我们这一代人,更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李瑜霞同学则聚焦“信仰的力量”,从书中湘江战役的惨烈谈到青年责任:“8万红军锐减至3万,但信仰的火种从未熄灭。今天的我们虽无需直面枪林弹雨,但在医药研发的赛道上,同样需要这种‘向死而生’的魄力。”两位同学的分享引发强烈共鸣,现场掌声雷动。
红笺寄忠魂,翰墨抒怀叩问时代担当
活动中,同学们在明信片上以“穿越者”的身份,写下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寄语:“您用鲜血换来今日和平,我们以新药研发守护生命尊严”“山河无恙,如您所愿;未来之路,吾辈必担”……字句铿锵,饱含对先烈的缅怀与传承使命的决心。
强国荣校有我,青春挺膺担当。本次活动通过“光影映征程”的历史解码、“众志绘城垣”的信仰镌刻、“共读燃薪火”的思想碰撞、“红笺寄忠魂”的使命对话,构建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红色思政课。活动将党史教育与药学专业特色深度融合,以革命精神滋养青年初心,以实践创作激发担当热忱。师生在剪 纸长卷中刻下红色基因,在明信寄语中锚定奋斗方向,在共读分享中凝聚前行力量。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专业”育人模式,引领青年学子以历史之光烛照现实,以创新之力守护健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