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助力学生深入了解 AI 助学的应用与实践,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于5月16日在静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了南通大学第二届学生社区文化节 |“Turing”科技节——智汇社区・创践同行系列活动之从“数字助教”到“成长伙伴”AI助学案例交流会。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赵鹏主持,学院优秀学子代表理锦诚、李梓鸣、乔雨晴主讲。
活动中,理锦诚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探究将多模态AI技术应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上。理锦诚利用多模态AI技术,通过整合课堂视频与音频数据,实时捕捉分析学生面部表情、声音特征等细微反馈,精准定位课堂难点,助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
李梓鸣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LLM)技术如何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如同智能高效的 “课堂助手”,不仅能实时、精准地记录课堂内容,自动提取核心知识点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摆脱笔记压力、聚焦知识理解,还能基于学情数据为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 “因材施教”。在课堂知识助手的帮助下,让课堂内知识传递更高效、学习支持更具针对性。
乔雨晴提出在英语课堂上,AI外教可通过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纠正发音偏差、解析语法错误,提供一对一交互式对话训练,模拟真实语言环境以增强表达自信;同时可依托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精准识别薄弱环节,动态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推送适配的单词卡片、精读材料及写作模板。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能力。
从“数字助教”到“成长伙伴”AI助学案例交流会通过真实案例的沉浸式分享,展现了 AI 技术在教学洞察、学习支持、语言训练等场景的多元价值,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可落地的学习工具与方法论,更引发了同学们对AI如何重塑教育生态的深度思考。未来,学院将继续打造“AI+”活动,推进智能校园建设与科创育人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成为青年学子认知世界、塑造未来的核心工具。